欢迎访问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!
服务热线:400-887-6603 立即购买 会员信息查询|注册 防伪查询
资讯中心
突然发热?不明的肠胃不适,可能是蜱虫叮咬引起的!
时间:2025-08-04 分享到:


“昨天还在地里干活,晚上就开始发冷发热,随后上吐下泻,以为是吃坏了肚子,结果血常规越来越怪,血小板掉得厉害……”——这是基层医院发热门诊近期最常听到的主诉之一。很多人想不到,真正元凶竟是一只芝麻粒大小的蜱虫。


一、蜱虫传播的“怪病”: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SFTS)

是什么

由SFTS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病死率可高达20%。

怎么传

主要通过被带毒蜱叮咬;也可因接触患者或动物的血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而感染。

典型表现

• 早期:突发高热(38.5 ℃以上)、乏力、肌肉酸痛;

• 消化道:约1/3 患者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食欲不振;

• 血液:血小板和/或白细胞进行性下降,可出现皮肤瘀点、牙龈出血;

• 重症:多器官功能衰竭,死亡多发生在起病后1~2周。

二、为什么常被误诊?

• 早期症状与普通胃肠炎、流感极其相似;

• 患者常忽略或忘记蜱叮咬史;

• 基层医院血常规一时“看不出问题”,容易掉以轻心。

三、被蜱叮咬后该怎么做?

正确移除

用尖头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的“头部”,垂直、缓慢向上拉,避免扭转挤压;切勿手捏、火烧、生拉硬拽。

伤口处理

用碘伏或75 %酒精消毒,并拍照记录蜱的形态、大小,以备就医时提供给医生。

自我观察

持续监测体温、出血点、尿量等,至少2周;一旦出现发热、腹泻、瘀斑,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暴露史。

四、如何远离蜱虫?

• 衣:长袖长裤、浅色衣物便于发现蜱;裤脚、袖口扎紧。

• 药:裸露皮肤或衣物喷洒含避蚊胺(DEET)或派卡瑞丁的驱避剂。

• 检:户外活动结束,重点检查腋窝、耳后、腰、腹股沟、膝盖后方等温暖潮湿部位;宠物也要“全身搜查”。

• 环境:清理庭院杂草,减少鼠、野兔、猫狗等宿主动物出没。

夏季是蜱虫活跃高峰,也是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”的高发季。下次突然“发烧+胃肠不适”别只想到吃坏肚子,多回想一下最近是否去过草丛、山林,或家中有无被蜱叮咬的宠物。及时识别、尽早就医,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。

  •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,侵权联系删

上一篇: 防蚊抗“热”:老年人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?
下一篇: 流感就是严重版感冒,区别不大?